新闻资讯
News

23

2024

-

11

铁路运输动力锂电池:开启物流新时代的绿色动力

所属分类:


【概要描述】

1月19日,三列运载动力锂电池的列车分别从重庆长寿渝巴专用铁路、四川宜宾港、贵阳国际陆港缓缓开出,这是我国铁路首次大规模试运输动力锂电池,将助力国产动力锂电池产品的全球流通。(新华社 11月19日)

铁路运输优势凸显,助力新能源产业发展。运力大、周期短:铁路运输的运力巨大,一列普通货运列车的载货量可达数千吨,相比公路运输的单车运载量,具有明显的规模优势。以此次试运为例,一趟列车所运输的动力锂电池数量可观,能够满足众多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的一次性需求,大大提高了运输效率。据统计,铁路运输的速度通常比公路运输快 2-3 倍,运输周期大幅缩短。这意味着动力锂电池能够更快地抵达生产企业,减少生产等待时间,提高新能源汽车的生产效率,加速其推向市场的速度,从而更好地满足市场对新能源汽车的旺盛需求。安全性高:动力锂电池属于第九类危险货物,其运输安全至关重要。铁路运输相对封闭的运输环境和严格的管理流程,为动力锂电池的运输提供了更高的安全性保障。此次试运采用的 40 英尺锂电池专用集装箱,配备了烟感温感探测系统、泄压排气装置等先进安全设施,箱体全部采用 A1 级不燃材料,可阻燃隔热,能够有效防止锂电池在运输过程中因各种原因引发的安全事故。据相关数据显示,铁路运输的事故率远低于公路运输,其安全系数更高,这对于保障动力锂电池的运输安全、降低企业的运输风险具有重要意义。成本适中:在运输成本方面,铁路运输具有明显的优势。虽然铁路运输的建设和运营成本相对较高,但由于其大运量的特点,分摊到单位货物上的运输成本则相对较低。与公路运输相比,铁路运输的成本可降低 30%-50% 左右。对于动力锂电池生产企业来说,降低运输成本意味着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利润空间,有助于企业在市场中占据更有利的地位,推动新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推动多式联运发展,完善综合运输体系。铁路首次大规模试运动力锂电池,不仅是铁路运输自身的一次突破,也将对多式联运和综合运输体系的建设产生积极影响。多式联运是实现各种运输方式优势互补、提高运输效率和降低物流成本的重要手段。动力锂电池铁路运输的开展,将进一步促进铁路与公路、水路、航空等其他运输方式的衔接与合作,形成更加高效、便捷、绿色的综合运输网络。例如,通过铁路将动力锂电池运输至沿海港口,再经水路运往海外市场,实现了铁路与水路的有效联运,提高了运输的效率和效益,拓展了国产动力锂电池的全球市场覆盖范围。

提升产业竞争力,推动新能源汽车走向世界。我国是全球动力锂电池的主要生产国之一,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迅猛发展,动力锂电池的市场需求持续增长。此次铁路试运成功,为国产动力锂电池的高效运输开辟了新路径,将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助力国产动力锂电池 “走出去”,提升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全球竞争力。 据行业分析报告显示,物流成本在动力锂电池总成本中占有一定比例,通过铁路运输降低物流成本后,国产动力锂电池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优势将更加明显,有助于扩大其市场份额。同时,铁路运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也增强了全球客户对国产动力锂电池的信任度,为我国新能源汽车品牌在国际市场上树立了良好的形象,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更好地走向世界。

促进区域协同发展,服务国家战略布局。渝川贵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动力锂电池生产基地之一,此次三地同步首发动力锂电池试运专列,将进一步加强区域间的产业合作与协同发展。通过铁路运输,能够将渝川贵地区的动力锂电池资源优势与东部沿海地区的市场需求有效对接,促进区域间的产业转移和资源优化配置,形成优势互补、协同共进的发展格局。这对于推动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区域协调发展、服务国家能源转型和绿色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铁路首次大规模试运动力锂电池是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创新实践,展现了铁路在服务新能源产业发展、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和巨大潜力。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相关标准规范的进一步完善,铁路运输必将在新能源物流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我国新能源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蔡杰祥)